雷火竞技-中国知名电竞赛事平台

 
媒體湖職
中央電視臺(CCTV-1):英雄功臣——劉興文
日期:2024年04月06日     作者:軒傳    來源: 宣傳部    點擊數:

(本網訊 陳灝 余麗 王鹿悅 匡正威)4月5日晚,央視綜合頻道(CCTV-1)、央視頻APP播出《英雄功臣——劉興文》,現年96歲的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第三屆湖北省道德模范、我校魏迪仁老師在央視講述苗族英雄劉興文的故事。我校各民族師生與全國觀眾一道以多種方式收看節目,循著英雄的足跡再次回到那段崢嶸歲月,在清明節致敬革命先烈,厚植家國情懷,增進民族團結,賡續紅色基因,汲取奮進力量。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自2024年1月以來,荊楚石榴紅宣講團成員、紅色文化協同創新中心魏迪仁老師第五次登上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等著我》欄目,講“大思政課”,重溫先烈事跡,傳承英烈精神,賡續紅色基因,以實際行動推進全媒體育人,在全國引起反響。

來自貴州的我校信息工程學院布依族學生班毅說,在CCTV-1,聆聽湖北職院道德楷模魏迪仁老師講述貴州省納雍縣苗族英雄劉興文的壯舉,道德楷模的感人故事,苗族英雄的浩然正氣,把湖北與貴州緊緊聯系在一起,深化了我對湖北職院立德樹人博大情懷的理解,心情激動,十分自豪。英烈們滿懷理想信念,舍生取義、無私奉獻,如同一座座屹立的燈塔,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激勵著我們以昂揚斗志在新征程上開拓進取。我們要傳承紅色血脈,學習英雄,練好本領,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青春力量。

(魏迪仁老師說,黃繼光經常要連長跟他講劉興文的故事)

英雄是參天的樹  集體是茂密的林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第三屆湖北省道德模范、我校教師魏迪仁是抗美援朝戰爭的親歷者和見證者。魏迪仁老師是原15軍45師135團2營機槍連指導員,后任15軍45師135團宣傳干事,參加了聞名中外的“上甘嶺戰役”,每當回憶起那段烽火歲月,他就無比想念戰友。

1951年的一天,在志愿軍營地的操場上,很多戰士正在焦急地等待著他們心中的大英雄來作事跡報告??墒谴蠹胰f萬沒想到,走上講臺的英雄還不到19歲,一臉稚氣,身高和上了刺刀的步槍差不多高。就是這樣一個年輕瘦弱的小戰士,他和戰友共2人打退了敵人11次沖鋒,殲敵100余人。

作事跡報告的,就是苗族大英雄劉興文。在很多志愿軍英雄事跡中,劉興文的名字反復出現。特級英雄黃繼光曾纏著連長給自己講劉興文的故事;一級英雄胡修道受到劉興文戰斗事跡的感染,從一名新戰士成長為英雄;二級英雄龍世昌(苗族)在犧牲時,身上還帶著劉興文送他的筆記本,上面寫著“為苗族爭光”……

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CCTV-1)《等著我》欄目演播室,現場邀請到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宮紹山講述劉興文的傳奇故事,還邀請到劉興文的弟弟劉鳳鳴講述哥哥的成長經歷,并展示了英雄劉興文寫給家里的遺信。

從劉興文的故事里,我們可以了解到英雄的成長,更能感知集體的力量。英雄是參天的樹,集體就是茂密的林;英雄是閃耀的星斗,集體就是浩瀚的銀河。英雄主義總是根植于集體主義的土壤。因為那個同生共死、相濡以沫的集體,給予了英雄所向無敵的力量!

放牛娃兒跟了解放軍

1933年6月,劉興文出生于貴州省納雍縣左鳩戛鄉扯凱箐大隊(現興文村)一個貧苦的苗族農民家庭。當時的納雍,土匪、地主、惡霸等地方勢力到處橫行、血肉百姓。因家境貧困,劉興文從小就為地主家放牛,繁重的勞作卻換不來溫飽,他個小身瘦,雖已17歲看起來卻像十三四歲的小孩子。殘酷的生存環境和繁重的勞作,造就了他吃苦耐勞、情懷耿直的性格。

1950年11月1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南下部隊解放了劉興文的家鄉,分得土地、谷物、家具、衣服的劉興文一家感受到了解放軍的溫暖。年僅17歲的劉興文堅信解放軍是“干人”(窮苦人的自稱)的隊伍,是苗家的親人,跑到部隊請求參軍。

連長和指導員看到這個個子矮矮、頭發長長的苗族小伙,竟把他當成了姑娘,堅決不肯收他。但劉興文參軍信念堅定,抹著眼淚坐在門邊“耍起賴來”,說什么也不離開連隊,連隊干部沒法,只好向上級請示,劉興文最終如愿穿上了軍裝。

苗家男兒 英勇殺敵

劉興文脫下破爛的衣衫,穿上了顯得過大的軍裝,整天滿面笑容。連隊戰士見他身材矮小,又是苗族兵,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小苗”。他率性天真,不怕累也不怕苦,工作上總是搶著干,班里的同志都非常喜歡他。1950年底,劉興文所在部隊在貴州剿匪完后,接受了抗美援朝作戰任務,開赴華北邢臺地區集結,進行戰前整訓。在短期訓練中,劉興文苦練本領,學會了射擊、投彈技術。

1951年,劉興文參加朝鮮金化郡樸達峰阻擊戰。劉興文與副指導員堅守前沿陣地,打退美軍兩次進攻,副指導員犧牲后,他與機槍排負傷戰士趙金平堅守二排陣地。兩人采取分工協作戰術,遠處之敵由趙金平用機槍消滅,抵近之敵由劉興文用手榴彈和爆破筒消滅,兩人經常交換戰斗位置迷惑敵人,戰斗從當天中午打到夜幕深沉,擊退了敵人11次沖擊,斃傷敵軍100余人,守住了陣地。

歷史記住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中的樸達峰阻擊戰,也記住了英雄劉興文。勝利完成阻擊任務后,劉興文因作戰勇敢榮立一等功,被授予“青年的旗幟”等榮譽稱號。

用生命和鮮血寫下詩篇

1951年國慶節,劉興文被選入志愿軍英模代表團,回國參加國慶觀禮。在天安門觀禮臺,他得到了毛澤東主席、朱德總司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觀禮結束后,西南軍區邀請他到重慶作報告,之后,他還專程到了貴州分別為機關、廠礦、學校作巡回報告。他的報告,對家鄉和西南地區影響很大,鼓舞了各族人民的志氣。

1952年初,劉興文結束巡回匯報后,再次踏上征程,返回朝鮮前線。1952年7月4日,金化郡遭敵機轟炸,為掩護和搶救戰友,劉興文不幸中彈犧牲,烈士用生命和鮮血寫下了壯麗的詩篇。1953年1月,志愿軍司令部、政治部特追授劉興文二級英雄稱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追贈他二級國旗勛章。

傳承紅色信仰是對革命先烈最好的紀念

早在犧牲前,劉興文的英雄事跡就被廣為傳頌,極大鼓舞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全軍指戰員的士氣,家喻戶曉的英雄黃繼光就曾將劉興文作為學習榜樣,用這面“青年的旗幟”指引自己前進的方向。

為了紀念和傳承他的英勇精神,1953年納雍縣人民政府把劉興文所出生的扯凱箐村改名為興文村;2013年納雍縣左鳩戛鄉黨委、政府修建了以劉興文英雄事跡為主題的國防教育廣場。

74年前,在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下,中國人民志愿軍將士譜寫了氣壯山河的英雄贊歌。鐵血猶在,山河無恙。在鮮紅的國旗映襯下,英雄劉興文的塑像高高矗立。

清明是節氣,清明節是節日,是中華傳統節日。在二十四節氣中,是節氣也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校開展形式多樣的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各民族師生緬懷革命先烈,接受思想洗禮,致敬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傳遞紅色信仰,繼續砥礪前行。

湖北職院開展“鑄魂·2024·清明祭英烈”主題宣傳教育活動。線下的活動,在孝感市烈士陵園、孝感市孝南區王新亭將軍紅色教育基地、孝感市孝昌縣劉震將軍紀念館等舉行;線上的活動,我校與央視資源實現對接。

石榴紅·孝廉谷文化基地王鹿悅同學說,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參加活動,感悟很深,我們緬懷革命先烈,就是要厚植家國情懷,增進民族團結,賡續紅色基因,弘揚工匠精神,汲取奮進力量,技能成才報國。

荊楚石榴紅志愿服務隊柴芯、王雅楠、姚啟圣同學說,縱觀歷史長河歲月,感悟強校有我當下,我們要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傳承紅色信仰,守護紅色江山,全面發展,技能成才,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進程中奉獻力量,就是對英雄最好的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