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李俊平
個人簡歷:
朱志強,男,1981年出生,2007年入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創新研究所所長、副教授。先后參加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榮獲“湖北青年五四獎章”“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
“無論是用老方法解決新問題,新方法解決老問題,還是通過新方法解決新問題,都是一種創新。”6月1日,記者在湖北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一間辦公室見到朱志強時,他正忙著指導學生設計制作微型機器人。
辦公室中間用一排簡易的儲物柜隔開,左側為朱志強辦公的場所,右側則是一個小型操作室。團隊里7位年輕師生正在組裝、調試機器。他們神情沉穩、安靜。“這種半敞開式的空間,既方便我隨時和團隊成員交流溝通,不‘盯’設計的時候,也可以處理其他日常工作。”朱志強介紹,學校有專門的研制車間,一些核心設計會拆分到這個“臨時”操作室進行。
“這是為明年即將舉行的大學生科技作品賽制作的一款產品!”朱志強邊干邊說,第一代產品的設計已經完成,目前正在完善升級,讓它外形更精巧、使用起來更靈活方便。在朱志強的帶領下,團隊成員都特別有信心、有干勁。
12年前,帶著緊張和期待,朱志強從四川一家冶金設計院走上了高校的講臺。從一個普通任課教師到機電創新研究所所長、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在孝感這個小小城市里,朱志強的教育夢扎下了根。
2010年,朱志強第一次帶隊參加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與全國本科名校師生同臺競技,獲得國家級一等獎。
“創新無極限,只要敢想,沒有什么不可能?!被氐叫⒏泻?,他的夢想更清晰,追逐的腳步更堅定了。
“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科學技術作品競賽、全國殘疾人輔助器具創新大賽,我們珍惜每一次比賽機會。”
潛心科研,百煉成鋼,正是這種“瘋狂式”的以賽促訓模式,他帶領團隊創造了一個個奇跡——5次榮膺國家一等獎,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26項。
成功的背后必定是辛勤的付出?!耙粋€產品的設計和制作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個不斷嘗試與失敗的過程。你得有許多想法,并且非常努力地去實現?!敝熘緩娊榻B,每一件器材研發出來后,至少要改進4次以上,才能達到成熟。
“每次遇到卡殼的地方,朱老師從未放棄過,總是想辦法去解決它。朱老師的執著和堅持,也深深地感染、激勵著我們團隊的每一個人?!痹撔?015級畢業生劉欣告訴記者。他曾是朱志強的一名學生,現在兩人既是同事也是“戰友”。
“參賽方案設計一旦定下來,我心里就清楚能拿幾等獎?!背鲇趯I能力和職業敏感,朱志強對各種大賽的要求、標準都了如指掌。
在學校里提起朱志強,大家無不豎起大拇指?!澳贻p有為、熱心科研、拼搏擔當,他是學校名副其實的‘發明大王’?!痹撔=虅仗幪庨L黃享茍告訴記者。朱志強酷愛健身,喜歡跑步、打籃球,永遠是一個精力充沛、不知疲倦的人。
擔任專業課老師期間,朱志強一人承擔了10門專業課的教學任務?,F在分管教學、黨務等工作,他變得更加忙碌充實?!拔視岩恢艿墓ぷ髁勘M量壓縮,把70%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工作中?!?/p>
憑借出色的業績,朱志強作為高職院校代表,先后參加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榮獲“湖北青年五四獎章”“湖北省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稱號。
朱志強遠遠沒有滿足于這些。他堅信,一個人可能走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2014年,他倡導并牽頭組建機電技術創新協會、機電創新研究所,積極探索“導師+項目+團隊”的教學模式,發揮傳幫帶作用,推動職業教學改革。
“目前,機電工程學院有2000多名學生,我的愿望是能夠吸納培養更多學生,通過我們的‘熔爐’計劃,為國家輸出更多高素質技能人才。”朱志強說,作為一名黨員教師,將不辱使命,履職盡責,帶頭教好書、育好人,為教育事業再作新貢獻,再創新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