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陶宏在宣講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時,勉勵我校廣大青年學生,要學全學深學透五中全會精神,修德、博學、立志、實干,既仰望星空,又腳踏實地,努力實現人生價值,做新時期優秀青年。
學校黨委書記蔡詩紅就如何貫徹學習陶書記報告的內容提出了明確要求:一是全校黨員干部要按照陶書記報告要求,結合“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的要求和實的作風抓好工作落實,敢于擔當,主動作為,把貫徹落實五中全會精神轉化成推動學校發展的強大動力,不斷提高學校內涵建設與外延拓展水平;二是學校各基層黨組織要通過座談會、主題班會、網絡學習等形式,精心組織好學習宣傳活動,用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學校各項事業發展;三是學校全體教師要按照陶書記提出的希望,堅持立德樹人,傳遞正能量,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愛崗敬業,努力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四是全體學生要以這次陶書記的報告為契機,牢記陶書記的囑托,堅定理想信念、樹立遠大目標,提升品行,學好專業知識、練就過硬本領,堅持腳踏實地,努力為實現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智慧和力量。
12月18日下午,醫學院在醫護實驗樓四樓會議室召開了學習陶書記輔導報告座談會,學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梅重,黨委宣傳部負責人、醫學院全體班子成員、教師代表以及學生干部代表參加了座談會。座談會上,師生代表們暢所欲言,積極交流聽取陶書記輔導報告后的深刻體會。
輔導員代表程曙文在發言表示,聽取了陶書記專題輔導報告后,對“五中全會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對孝感市經濟社會發展現狀有了更加全面的認識,對高職教育的發展特別是學校的第三次創業更加充滿信心。陶書記的報告思想脈絡清晰,視角獨到。同時也給全體輔導員提出了新要求:一是愛崗敬業,二是為人師表,三是傳遞正能量。
醫學院黨總支負責人劉秀平帶領大家一起集中學習了陶書記的報告內容。他說,陶書記的報告很精彩,陶書記深入淺出地宣講了十八屆五中全會的重要內涵,闡釋了“五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并結合孝感市市情為湖北職院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要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努力爭當職業教育排頭兵;要深入推進專業課程改革,建立一套完善的”中高職“銜接課程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要堅持開放發展,進一步加強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積極服務地方發展。
醫學院負責人許三林在發言時表示,陶書記輔導報告有三個方面的深刻體會:一是進一步加深了對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認識,進一步明確了發展目標、發展理念、發展任務、發展路徑以及發展原則。二是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孝感經濟社會發展的現狀,找準了孝感的發展定位。三是結合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對職業教育發展和全校師生提出了新要求。醫學院學生規模較大,如何在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基地建設、隊伍建設等方面當好排頭兵,如何實施產教融合、開展合作辦學,如何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是當前需要面對并積極解決的問題。希望通過學習陶書記輔導報告后,認真研究職業教育各項利好政策,科學合理設置專業,打造品牌,更好的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醫學影像技術專業201503301班吳錦文同學表示:學習陶書記輔導報告后,感受到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印象最為深刻,我國要保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須有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孝感是武漢城市圈核心城市之一,具有很獨特的區位優勢,孝感的生態環境優良,城市幸福指數位居前列,相信孝感一定能夠很好的融入到國家的發展戰略之中。
臨床醫學專業201503103班王昕同學表示:學習陶書記輔導報告后,感受到一股強大的能量,我們要學好專業知識,才能更好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報效國家。
口腔醫學專業201503201班王健同學表示:聆聽陶書記輔導報告后,真正認識到綠色發展的理念的重要性,我們必須要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要求我們從自身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樹木花草,為孝感市的國家園林城市建設添磚加瓦。
助產專業201503803班代鑫表示:學習陶書記的輔導報告后,讓自己感受到國家的強大需要依靠全體國民的不懈努力,需要堅強的領導,需要通力合作。作為我們當代大學生,需要不斷培養團隊精神與合作意識,只有這樣,我們將來才能真正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去。
學校副校長梅重在總結時強調,醫學院要將學習貫徹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當前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通過專題討論、座談會、報告會、班會、主題團日等多種形式認真組織學習領會全會精神,在全體黨員、教師和學生要做到全覆蓋,掀起學習熱潮,進一步深化對五中全會精神的理解和認識。希望全體師生要自覺學習領會全會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路、新舉措,主動當好宣講員,并把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學習領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發展之中,為衛生職業教育轉型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文:程曙文 圖:張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