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 陳灝 余麗)5月12日,國際護士節,正值“職業教育活動月”期間,央視《等著我》欄目協同央視新聞視頻號、微博媒體、湖北職院黨委宣傳部等,協同舉行國際護士節“禮敬英雄 賡續基因”網上活動,用新媒體矩陣講述抗美援朝“戰地天使”王清珍英雄故事,弘揚抗美援朝精神,新媒體閱讀量當天達105萬,新媒體立體傳播,全媒體立德樹人,紀念“5·12”國際護士節。
今年1月14日晚,央視綜合頻道(CCTV-1)《等著我》欄目播出《英雄功臣——王清珍》??姑涝瘧馉幧细蕩X戰役親歷者、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第三屆湖北省道德模范、我校魏迪仁老師等在“石榴紅 孝廉谷”文化基地講王清珍英雄故事,在全國引起反響。
回望歷史,心潮澎湃;賡續基因,任重道遠。70多年前,抗美援朝上甘嶺戰役打響。當時,從陣地上撤下的大量傷員被集中安置在五圣山坑道內,16歲的王清珍作為一名衛生員就在這里護理傷員。她要照顧傷勢嚴重的傷員,不僅要喂飯、換藥、洗繃帶,還要背傷員出洞解大小便。
王清珍曾任湖北職院德育輔導員。王清珍是電影《上甘嶺》中衛生員王蘭的原型、抗美援朝女英雄。王清珍14歲跟隨中國人民志愿軍進入朝鮮成為15軍45師一名衛生員。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打響。這是一場艱苦的戰役,戰場上物資匱乏。沒有水,王清珍就融化雪水泡干糧;沒有燒水壺,她用罐頭盒代替;沒有繃帶,她用敵軍投放照明彈的降落傘布條包扎傷口;沒有藥棉,她就拆了棉衣取出棉花處理后使用。她悉心護理傷員,用嘴喂飯喂藥,用自己的棉衣捂傷員的腳,還用嘴吸導尿管的方式,幫助腹部受傷戰士導尿,來減輕他們的痛苦。
原國防部部長秦基偉將軍在回憶錄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一個女戰士使我印象至深,她叫王清珍,只有十七歲,她在五圣山后面的坑道病房,護理二十多個重傷員,這個姑娘為了解除戰友的痛苦,幫助傷員排尿,情操之高尚,令人肅然起敬”。
1958年,王清珍退役,回到北京一家醫療器械廠,成為一名普通工人。1961年,王清珍響應軍隊號召,再次入伍,一直在部隊從事衛生工作,于196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王清珍退休,參加“老戰士革命傳統報告團”,用自己的經歷,激勵不同崗位上的人們努力工作。她作了百余場報告。由于她在部隊是一名醫生,有一手精湛的針灸技術,經常義務為困難群眾治療病痛,始終盡自己所能,發揮自己的余熱,為身邊人帶來力量。2023年10月27日,王清珍老人告別人世,享年87歲。
王清珍及那些救死扶傷的英雄集體,不僅救治了傷者的生命,更是在剛與柔、槍炮與鮮花的交響中,演奏了生命的樂章。其實,無論是在戰爭時期,還是和平年代,平凡而偉大的白衣天使,都在用精湛的技藝和無私的愛心,挽救一個個生命,她們的無私奉獻,猶如黑夜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了許多人的前行之路,告訴我們生命脆弱,但依然能夠從容。
截至2023年底,全國注冊護士總量超過563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4人。在我們眼中,護士是什么形象?是在深夜值班伏首在案,是每日查房對病人悉心叮囑,是在輸液室、在ICU忙前忙后。其實,她們熟悉的身影,不止在病房,也許我們正和她擦肩而過,而她曾在某個時刻,照亮過我們及身邊人的生命。
向白衣天使王清珍致敬!向所有的護理工作者致敬!
(審核:田壽永)